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业指导 > 简历指导 > 成长进行时:大学生小牛的求职经历
成长进行时:大学生小牛的求职经历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09/8/30 阅读:1092次
小牛正坐在笔试现场,面对考卷一筹莫展。刚才通过第一轮简历筛选的侥幸心理还没来得及消失,痛苦的过程却开始蚕食他了。试卷上第一道题是这样出的: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他太太把灯关了,可是他仍然在看,这是为什么。小牛天生驽钝,沉思几分钟后才写上答案:这个人与他太太不在同一所房间。小牛认为自己答得不错,心中沾沾自喜。紧接着第二道题就让他大伤脑筋了: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这种问题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从来如此呗!可他的脑子里不知怎么的,突然闪现出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来“从来如此便对么 ”。于是不由得惶恐起来,还怪自己平时对周围事物观察不仔细,思考不详尽。他空出这题,转到第三题。这下就完全丧失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两个飞行员跳伞,正在落地的一个飞行员看到另一个飞行员在上升,这是怎么回事”……后面还有十几道怪题,小牛胡诌一番,考试结束时间就到了。很自然的,他在本轮测试中被淘汰。这样的结果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求职经历中已经有过多次。他也算久经沙场了。所以感情上没有什么大的波动。然而等到考题答案公布时,他就感到很受打击,好像被人狠狠戏弄了一番。因为第一、二、三题的答案分别是:那个人是瞎子,他在看盲文;圆井盖可以在地上滚,搬运方便;一个飞行员看到另一个飞行员的灵魂在升天。
  
  小牛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寝室,直接倒在床上睡觉,可是睡不着。不多久,室友都回来了,问他被录用没有。他摇摇头。大家开始闲聊。他忍不住把那些题说了一遍。众人大笑、大骂。
  
  晚上熄灯后,正是小牛和室友卧谈的例行时间。鉴于他这次的笔试失败,大家互相出脑筋急转弯,以备后用。后来其他人都已入睡,小牛还是毫无睡意。他在回忆自己这段时间的求职经历,并且在心里不停地叩问自己:为什么总失败呢?自荐书已经复制了三十多份,都投出去了,人才市场去了三次,高校双选会去了两次,企业在学校的宣讲会去了十几次,直接到企业登门拜访也有若干次了。进行过面试、笔试、复试种种。时至今日,希望一一破灭。求职路漫长而痛苦啊!
  
  想着想着,小牛就越觉得气愤、懊悔,以至迷惘。他想到自己是一个大学本科生,读了四年书,缴了数额令人砟舌的学费,到头来却可能找不到工作;他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双选会上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负责招聘的那个胖子只看了他的自荐书一眼,不和他说一句话,就向他摆摆手让他走;他想到自己万一找不到工作毕业后怎么办,一万多块钱的助学贷款怎么还;他想到自己或许真应该转变求职观念,降低薪酬要求,可如果一个月挣不了一千,以后怎么活呢……
  
  早上,电话铃响。下铺的人都还在睡,不愿去接电话。小牛从上铺一跃而下,迈出一大步,话筒就握在他手里了。果然没错他所料,是上次那家房地产公司通知他去面试。一看时间,九点半过了,他于是睡意全无,精神振奋起来,说不定这次会被录用呢。他匆匆洗漱,穿西装,打领带,擦皮鞋,有点兴奋。这种临阵前的准备与心情,第N次在他身上上演。
  
  转了两道车,问了七八个路人,终于在一条不起眼的街边找到了那家公司。但小牛还是迟到了十几分钟。会议厅里已经坐满了来应聘的学生和几位主考官。其中一位是总经理。他矮且胖,三十多岁,头发油亮可鉴,脸上横肉成堆。小牛走进屋时他正在给学生们讲他的创业史。他说他高二就辍学了,如今是千万富豪。这时他就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所以我认为文凭没有什么了不起,关键是能力。你们大学生初进我们公司,也要从基层做起,先到我们的一家砖厂去锻炼几个月。你们知道吗,刘永好就是让才来的大学生去养猪的。他继续讲他的辉煌历史:我一生最为自豪的就是在十四岁的时候,花了一周时间赚了两千块钱。学生们“哇”的一声表示惊叹。有人问是怎么挣的,他说是机密,暂时还不能解密。学生们又“哎”了一声表示遗憾。后来该经理讲起他的管理理念来。他说他崇尚的是刚性管理,并且一以贯之。如果员工们不听你的,你就应该采取各种方法逼迫他们照你的意思做。这就是所谓的刚性管理。孔老夫子的“仁”我是不会采用的,那样员工就不会怕你。只有刚性才有效率……他见学生们一脸惊愕,就举实例企图说服他们。他说他的集团下面有砖厂、煤矿,员工大部分是挖煤的、打砖的,文化素质低。你给他们讲道理他们不会听,也听不懂。你一扣他们的工钱他们就什么都懂了。听了他的一系列高论,小牛进该公司的愿望基本上没有了。所以最后单个和总经理面谈时,小牛一点都不紧张,这跟以前在名企面试时的心情截然相反。无欲则刚,小牛今天算是真切地体会了一次。总经理问小牛,你有女朋友没有?有。那如果你在我们公司工作而你女朋友在外地,你会作什么打算呢?视具体情况而定。你想先到砖厂去锻炼一段时间吗?说实话我不想去,那里环境太差。总经理眉头一次比一次皱得厉害,脸上的表情比较异常,为小牛十数次面试所未见。小牛很欢喜。多少次都是招聘人有意无意地为难应聘者,今天终于可以反过来捉弄一次招聘人了。其实小牛是没有女朋友的,但原来面试时他们也几次问过小牛同样问题,小牛当初皆据实回答,说没有女朋友并且以工作为重,很愿意去基层锻炼。可结果又怎么样呢?全是白费。最后这个总经理又给小牛出了一道题:你在上班时间,忽然得了急病,可是向公司请假又要通过几道复杂的程序,要经过较长时间,你准备怎么办呢?先直接去医院看病,小牛毫不犹豫地答道。这是出自他内心的。他也知道,总经理希望自己说带病坚持工作直至下班,这样总经理就会接着说,对,我们就需要这种敬业的员工。但是这样又的确是非人道的,不切实际,小牛偏不满足他。果然,他狠狠地摇了摇头,说小牛不适合他们公司。小牛就走了。
  
  坐车到达学校门口。下车后,小牛看手机,发现已是下午两点。这时他才想起自己今天一点东西都还没吃,感觉肚子一下子就凹进去了许多。一个多月来,小牛经常出现类似情况。他满怀希望、激动地、急匆匆地去应聘,来不及吃早饭,等坐车回学校时往往早过了以往十二点钟吃午饭的时刻。现在十二点钟时他要么正在应聘,要么还在车上颠簸着,对应聘结果怀着一种急切的期盼,一时没有想起自己吃过饭没有,所以就没觉得饿。可等到回学校一看时间,方知还没吃饭,应该吃饭了,于是饥饿一瞬间就弥漫了他全身。
  
  饭饱之后,小牛回寝室取了几本英语书到教室去看。六级考试在即,他不得不多在它身上花些工夫。英语六级本来对提高自身能力没多大关系,只不过能证明你比别人会考试,会玩弄技巧,但它在小牛这些天的求职路上却三番五次地成为绊脚石。少数用人单位,比如外企、银行都把它作为硬指标,小牛被拒之门外。后来他倒变得有些阿Q了:幸好我过了四级,反正大部分的企业不会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而首先把我排除。这样一想,他在某些场合就颇为自己自豪。要知道还有不少人连四级都没过呢。一般说来,他们想通过个人实力进一家稍微信得过的用人单位算是不可能了。有一次长虹电器到小牛的学校招人。长虹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说没过四级者免谈。台下一位学生忿忿不平地问,你们怎么能这样招人呢。人才对于一家公司是很重要的,应该不拘一格地录用啊。经理说,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用人标准。那人不肯罢休:要是一个人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偏科而没过四级,你们要不要他呢。他话刚说到一半,全场都笑起来,都知道他是在说他自己。他那种掺杂着不满、期待、焦急等各种心情的语气,小牛记忆犹新。只不过当时小牛也是嘲笑他的一员,并且挺幸灾乐祸。当时他话一说完,那位经理就反问:能力强怎么没过四级。哈哈哈哈,大家又笑了一遍。那人乖乖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脸红红的,不再言语。
  
  做了几篇阅读,小牛瞌睡来了。他本想咬咬牙挺过这一会儿,精神就会好起来的。但他内心挣扎了几次,还是趴在桌子上睡了。醒来时已到五点钟,原来睡了一个小时,太浪费了。早知睡这么久,还不如干脆回到寝室,脱去衣裤,盖上被子,舒舒服服地睡好这一个小时。
  
  晚上七点,小牛所在的经贸学院在7221教室召开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大会。院长首先讲话:这次我主要做这个??这个,这个大家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个??这个我们学院是很重视你们这个毕业生就业的……这个你们一定要利用各种资源去找个好工作。现在是决定你们这个??这个命运的时候了。有关系的就应该利用好关系,因为这个形势严峻啦……这个你们现在不如我们当初。我九一年研究生毕业,到本校来执教,现在是院长,认识了很多朋友,我算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你们现在能找个工作就找一个,先找到再说。因为你们现在就是读个研究生,也不起眼啦……
  
  院长的话等于白讲。小牛听了一段就不听了。他旁边坐的都是原来的室友。大家好久不见,不免有些兴奋,一阵瞎侃,又说到找工作上来。这下话就更多。几个人各讲各的故事。有好笑的,有辛酸的,有迷茫的,一时没完没了,不觉忘了身在会议场,声音大起来,动作放肆开,直到院长直指他们这一处,命令安静,大家才不敢交头接耳。可是这回小马讲的一个故事却令小牛后来常常回味:在本校双选会上,小马到一家小企业的展台前投了一份自荐书,收自荐书的人只问了他两句话就录用他了。一问:能不能吃苦,答曰:能。二问:肯不肯出差:又曰:肯。好??录用了!过程如此轻松,可太简单了。小马经过三思,还是不敢和那家小企业签约,并自叹:哎,去大公司应聘,很害怕那一轮一轮的考试,可是程序太简单了,还是害怕。他最后放弃了那家小企业。小牛认为他是明智的。
  
  接下来的一周,小牛差不多隔一天去一次C校。C校是本市最好的大学,又处于大学最集中的地区,所以全国较有名气的企业招本市的学生,几乎都去C校。这样就把小牛害苦了。C校座落在本城的西北角,小牛的学校地处东南角,坐车往返于二校要用两个小时。又常堵车,一般要三个小时。一些企业偏偏早上九点钟就进行第一轮复试,那么小牛为了准备充分,只好六点多钟就起床,平常他都睡到八九点钟,这样搅了他不少美梦。生活规律一被打破,小牛就明显地清瘦下去。他到校门对面的药房去称体重,居然只有一百一十多斤,下降了五六斤。这样的体重配上他一米七七的身高,视觉效果不言而喻。难怪他去上网,昔日的同学从视频中看到他,直言不讳地说他真像一只猴子。
  
  忙碌了这么多天,就结果来说,小牛完全失败。但一些善于安慰自己的人却提出过一种观点,叫作过程重于结果。小牛此时也不得不信奉它。其实他心里还是把结果看得更重要。现在就来谈谈那种来自过程的收获吧。他觉得以后填表时在“对薪金的期望”一栏里一定不要填高了。初出茅庐时他直接填上2000/月以上。当时那个招聘官好像很不服气,说你一所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凭什么狮子大开口。小牛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了许多理由,什么我一定工作勤奋啦,我组织能力强啊。那人不再说话,只是把小牛填的那张表拿到桌子下,让小牛看不见他在上面写了什么,接着就让下一个人来面试。后来那家公司一直没给小牛打电话。其实只要他填上期望月薪两千以上的公司都没给他打过电话。小牛初生牛犊的锐气泄去不少。他对薪金的要求一降再降。最后他签约的那家公司给出的底薪才1000,他也接受了。哎,才毕业只值这么多钱。小牛的又一大收获是对自己所学的贸易经济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一时老师说它是我校保留的特色专业,全国仅有十所高校拥有。如今他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特色专业就是已经被淘汰的专业。应聘无数次,没有那个企业点名要贸经,都是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但录用名单表明,那些被招聘到国贸岗位的人又大都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国贸要求他们直接和外国人谈生意,语言显得尤其重要,是不是专业出身倒在其次。小牛外语差,本专业又早被淘汰,就只好去应聘市场营销,总之贸经与市营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可是营销往往不限专业,管你学数学的,学高分子材料的,都有资格去抢这个饭碗。在小牛看来,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头儿们,录用营销人员一点也不偏重于专业出身,而主要看重学生与他们的谈话是否顺心。有些谈话,小牛明显看不出哪个学生比哪个学生素质高一些,但最后别人偏偏从中选上了谁,又淘汰了谁。小牛大惑不解,认识许多企业的用人标准都很神秘。
  
  好多次,小牛应聘归来,踏进宿舍大门时,都感到身心疲惫。当初和他一起开始找工作的两个室友早已灰心。其中一个天天睡大觉,说是要好好地休整一段时日;另一个天天打游戏,说只有在虚拟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信。小牛觉得他们说得有些道理,也不想再找了,或者说随便签家单位算了。可家里不时打来电话问进程如何,小牛就不敢松懈,顿时觉得自身责任重大。爸爸不久前中了一次风,手脚无力,不能干重活了;妈妈的视力越来越不好,戴着老光眼镜穿针引线也吃力了。妹妹也读大学,学费越来越昂贵了;家里的田地早已被占用,用来修路建厂了……小牛后悔自己在大学四年时间里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本领,而在一些虚无的毫不实用的思想文化上面花了过多的精力,以致于现在难找工作。
  
  大学四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初入大学时,求职对于小牛,显得何其遥远与模糊;而今,它就在脚下,被自己匆忙而凌乱的脚步踩得吱吱作响,这声响直刺心窝。小牛仿佛于此明白了许多以前所不懂的东西。求职终究还是关乎自己的前程,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好好地去把握。他这么想。
来源:高明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