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今天是09年8月25日星期二。截止现在我已经分别被中宏人寿、诚信保险、平安保险、幸福人寿、金盛保险邀请过,形式多样云里雾里,拉去卖保险的猜疑在我心里翻江倒海一浪一浪,但被他们当面一再否认后,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再向前走走,看看巨幕后面到底唱着一出什么戏。
我被选去面试的岗位,不是保险推销员,而是所谓的“团队管理岗”,公司会先给你分配一支队伍,差不多10个人,这十个人的业务汇总会构成你的业务提成,你一方面要管理好这支队伍,另一方面要招募新人加入,如果你的业务团队达到20个人,你的业务提成就会翻番,如果更多成倍的增长,那你的业务奖金将会更高。你也会由普通的行销主管,做到行销主任,再做到行销经理,等到了分区经理就是外勤中较高的级别了。前三个月是个巨大的考验,这三个月要熟悉产品知识,要陪手下的业务员去谈客户,还要求每两天拜访一个客户,这三个月如果没有保单业绩的话,是没有底薪的。
总体说来,类似于传销,发展更多的业务员进来你的团队,等你的团队建立起来了,你就不会再有拜访客户的要求 ,除非手下的业务员遇到了大客户需要你出马,一起去攻破。就是这样的一个倒三角形的路线,在期间肯定会走掉许多业务员,这些人被他们称为“阵亡人员”,团队管理者要负责补充新的血液进来。如果承受了三个月时间的煎熬,通常月收入都会在万元左右。
高压力高收入是保险公司的生存逻辑,这份工作也是靠脸皮与嘴皮赚钱的,耐得住这种考验的人可以收入不菲,不用再为生活所需而发愁了。我看到的那些面容姣好、举止端庄的女孩子也在从容的做着这些事情,在听她们动员新人时讲的那些光鲜回报的同时,也不难体会到她们遮掩起来的那些辛酸。我想她们有的是因为社会竞争残酷和生活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也有的是被高薪的回报真正吸引。恰逢在失意的时机,遇到失意的心情,赌一赌的冲动便油然而生了。
话说到结尾有点凄凉,我花了8个月的时间认识了管理咨询行业,又花了1周的时间初识了保险行业的招聘逻辑,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不好用好坏来评判,取决于每个人的工作倾向,如果真的走投无路或者想去冒险体验一把,这种高压力高回报的逆境生存环境,也不难会造就出一个人才!
2006年7月工作至今,已三年有余。曾做过大型上市公司的机要部门秘书,后曾一时走火入魔般误入管理咨询公司做了8个月的市场拓展,时逢来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我不得不在原地挣扎,因急于脱离苦海,顶着“42度高烧的脑袋”伙同一“高管”朋友去广东创业失败,经历这一番高高低低的轮回后,我终于失去了工作的真谛,实至名归的迷路了!从7月开始,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见识了不少面试官,体验到了不同企业的文化,这段经历就像嚼久了的的葡萄皮儿,干瘪而苦涩,想记录下来以缅怀过去,以慰自己,警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