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超过七成受访大学生正在进行暑期实习,记者对广东部分高校248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实习成本”问题缺乏关注,经济开销主要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承担,日益高企的实习成本让实习大学生平添了许多烦恼,导致六成多大学生对实习过程感到不满意。
另悉,省法制办近期公布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见习条例(征求意见稿)》,明年有望出台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实习和见习进行规范指导。
●社会成本
实习单位缺乏培养机制 学生抱怨实习像是泡网吧
广州某大学新闻系的学生阿苏一直在慨叹,自己的实习生涯简直是在“泡网吧”。
今年7月开始,阿苏就在本地一家电视台实习,由于媒体工作时间自由,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能够看到老师们的身影,能够请教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加上电视台设备数量不多,价值昂贵,她更难有动手机会。
“只有快下班的时候做点上传发布之类的琐碎活儿!”她说,自己每天早上8时挤地铁去上班,但去了单位又无事可干,只能上网看新闻。日复一日,阿苏已经快待不住了。
采访过程中,不少同学向记者反映,大部分单位对实习过程没有明确规定,也很少分派明确的工作任务,能否有机会真正练习,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运气和跟老师的私人关系。
调查显示,近一半大学生认为,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而大学生对实习的整体满意度不到38%。
●经济成本
一次实习花费数千元 半数实习生无报酬
暑期实习的开销无法忽视,尤其是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而言。除了吃饭等日常消费之外,上下班路费、置装费以及各种人情开支都大幅增长。根据调查,近半数大学生的暑期实习消费在2000元—3000元之间。
从武汉来到广州实习的王同学这个暑假格外辛苦,同学6个人要挤在两室一厅的小房子中度过4个月,“3个女生睡一个稍大的房间,2个男生睡个小房间,还有 1个男生在客厅打地铺”。之所以如此艰苦都是为了省钱。租房、吃饭、交通、应酬等等,一个月的开销再压缩也不低于1000元。
今年6月,省政府法制办网站公布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见习条例(征求意见稿)》,要求“实习单位应当向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
然而记者的调查显示,只有41.38%的实习学生收到数量不等的实习薪酬,而过半数的学生都在“免费打工”。
对此,大学生们持有两种不同意见。44.8%的暑期实习生认为“应该要有报酬”;“只要能学到东西,没有报酬也行”,暨大学生小李说出了另外四成学生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