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大学生工资不如民工的话题在网民中引起了一番热议。对此,有人言辞沉痛地批判了大学生工资不如民工的现象,但也有网友认为,大学生工资不如民工其实很合理,具体原因如下。
据近日某项关于此话题的调查显示,有 45%的被访者认为大学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是合理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用工结构的变化,出现这样的“倒折”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参与调查的另一部分人(约占35.5%)对此则持无所谓的态度。值得说明的是,这些被访者均为大学应届毕业生群体。也即,作为“当事人”的他们,有超过80%的人已经接受或认同了大学生工资待遇低于民工的现实。
支持大学生工资不如民工的人有这样的观点:不要认为这是“读书无用论”的再现,不要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浪费,是知识的贬值,是人才的贬值。就因为应届毕业生的薪酬低于农民工,而将这一问题上纲上线,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
其实,应届毕业生的收入不如民工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也是用工制度成熟的一种表现。虽然每一个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都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大学生们也确实学到了一定的知识。但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大学生学习得最多的还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他们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大学生普遍还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们一走向社会就要拿到高于农民工的薪水,这是不现实的。毕竟,农民工们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工作技能,有的农民工则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这些显然是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所不能比拟的。相反,如果大学生们一走出校园,其收入就超过了农民工,这才是用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成熟的表现,甚至还是“唯文凭论”的一种表现。而如今的大学生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它使得大学生就业的道路变得宽广起来。
更加重要的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不如民工并不代表大学生未来的收入不如民工,更不代表知识贬值。虽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不如民工这是事实,但就个体的大学生来说,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随着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大学生们升职的前程,或者是加薪的机会都远远超过了农民工。一些白领工种,一些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管理岗位等等,甚至就是专门为大学生们准备的,因此,我们怎么能够因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低于农民工就简单地认为大学生的收入不如民工,就对大学教育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是知识贬值、人才贬值呢?
而且,从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成长来说,能够从底层做起,能够从低收入的工作做起,让大学生们能够亲自体会到社会底层工作的艰辛,这对于大学生将来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